清代学术史讲义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柴德赓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辅仁大学讲授清代学术史课程时的讲义以及李瑚先生当时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第二部分为柴先生之读书笔记,题名为《识小录》;最后一部分收录了柴先生有关清代历史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柴德赓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辅仁大学讲授清代学术史课程时的讲义以及李瑚先生当时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第二部分为柴先生之读书笔记,题名为《识小录》;最后一部分收录了柴先生有关清代历史
本书根据各种可靠的历史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第一次全面准确地探讨了中国历史上自远古以迄于民国历代灾荒的实况及其演变趋势和特征,同时分析了灾荒的自然、社会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人口流移和死亡、农民起义、民
该书重点研究了约瑟夫斯政治、军事和道德生涯中的重要时刻以及他最重要的作品《犹太战史》。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犹太战史》的专门研究,也是当今约瑟夫斯研究中的经典学术著作之一。该书的第一版(1983)问世以来,引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
本书有上、下两册,共分总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六编。 罗马法从《十二表法》到《国法大全》,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对后世各国民法曾经无例外地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内容的丰
书名原文:The national experience
中文版序言 在20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属于最早对未来通信理论作出片断论述的人,他并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一位诗人。1927年,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写出了一篇题为《无线电——那是大洪水降临之前的发明吗?》的
20世纪 70年代 ,随着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家庭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史学家的广泛重视。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近代早期的家庭 ,更好地认识、理解现代家庭与社会。劳伦斯•斯通这本书以情感变迁为线索 ,重现了
建国之后的三十余年里,我们的史学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传统史学的路子,将研究集中在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政治精英和重大历史事件上。近二十年来,社会史研究在我国蓬勃兴起,学者们以社会史的新视野重新审读历史。
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德国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西方国家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强国,甚至比当时的欧美诸国更具创
本书是美国人文与艺术学院院士唐纳德·沃斯特的作品。本书作者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其论著对世界环境史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书汇聚了作者有关美国西部环境史的多篇论文和学术讲演。本书首先介绍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是寡头制还是民主制?抑或是古人所说的混合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本书以波里比阿的混合政体理论为出发点,对罗马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起源、职能及其内部运作做了深入而简明的
本书是英国著名希腊历史学家奥斯温·默里与西蒙·普赖斯主编的关于古希腊城市研究论文集,初版于1989年。本书汇集了欧美古典学名家的14篇古希腊城市研究大作:从古希腊整体的地貌到具体的城乡地貌;从城邦的资源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