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名物研究
本书对542条敦煌文献名物进行考释,是迄今为止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最为全面的成果。作者把所考释的名物分为服饰、布帛、饮食、宫室、舟车、器用、武备、佛器八类,然后分条逐一考证辨析,使读者对敦煌的历史文化,对主
本书对542条敦煌文献名物进行考释,是迄今为止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最为全面的成果。作者把所考释的名物分为服饰、布帛、饮食、宫室、舟车、器用、武备、佛器八类,然后分条逐一考证辨析,使读者对敦煌的历史文化,对主
本书共收录唐五代史料笔记《苏氏演义》、《中华古今注》、《资暇集》、《刊误》四种,内容皆重在考释名物礼制,刊正时俗礼典沿习讹误,其中《资暇集》一书涉及的内容较广。大至典章礼仪,小至花草虫鱼、古语旧事、文
本书收入张政烺先生研究甲骨文、金文与商周历史的文章30多篇,大部分已公布过,只有致裘锡圭讨论殷墟卜辞问题的信为首次发表。本书是治先秦史和古文字学者的必读书。
本书分四编五十五个专题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社会生活、文化成就等条分缕析地展现于一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本书以明代宗藩犯罪问题研究为中心,叙述了明代宗室分封的由来、亲郡王府的规制、有明一代宗室分封的规模,介绍了明代宗室事务管理的相关机构,并涉及宗藩地位变化及其与各种宗藩问题的关系、宗藩政策调整与改革等等
章学诚著作《文史通义》是清乾嘉时代一部开风气的巨著。作者想挽救当时的学风。他在《上辛楣宫詹钱大昕》的信里说:“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俊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载笔之士不思救挽
全球学界思想史研究普遍衰落,唯独在中国大陆,思想史却一直非常受人关注,因为思想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关联太深,在对古代思想的检讨中,现代价值获得了历史合理性。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走出疑古”、“重返下层”
《匈奴文化与诺彦乌拉巨冢》是关于匈奴考古最重要的报告之一,书中较为完整系统地介绍了诺彦乌拉匈奴墓葬的资料,还附有详细的出土器物图版,并作了相对客观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译者又整理了大量的资料予
《重读抗战家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辑整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聊城傅斯年陈列馆等单位收藏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撰写的《民国史人物传》,与《中华民国史》配套,更名为《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 本书选取自1905年同盟会成立至1949年中华民国结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
本卷包含以下论文:赵刚《早期全球化背景下盛清多民族帝国的大一统话语建构——以《皇朝文献通考:舆地考、四裔考、象纬考》的几个问题为中心》,张世明《拆穿西洋镜:外国人对于清代法律形象的建构》,杨念群《清朝帝
《兴隆场》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Brown)与中国合作者俞锡玑在四川重庆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以日记的形式,全面、客观
《国语》是“编”不是“著”,是“选”不是“作”。《国语》文章是从西周到战国初年不同时代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史官早就写好了的,编者只是起到选篇、编辑的作用。《国语》选编范围,包括西周、东周、鲁、齐、晋、郑、楚、吴
本书所谓的“中古史书”是指记述两晋南北朝史事的十部正史,即《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及《南史》、《北史》。其成书迄今均已千年以上,在漫长的流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