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中华书局

文物秦汉史

《文物秦汉史》把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互对照,相互说明,以史带物、史物结合,把文物置于历史坐标之上,从而使文物从零散的个体变成流动的过程。拥有一套《文物中国史》,您就仿佛置身于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从史

治国安邦

作者从社会特质与统制体制之关系,官僚人才的来源与训练,官僚体制运作的特色,官僚士人的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论述秦汉时期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是如何出现及运作的,并力图说明,在那个“天地间之大变局”当中,某些

讲义三种

《唐长孺文集:讲义三种(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一一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一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

材不材斋史学丛稿

收入北京大学教授祝总斌先生最近五年的全部新作及一部分旧作。

中国史话

全书追溯到上古年代,一直到近代的鸦片战争,选择其中最值得大家了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历史读物。换言之,就是这本历史读物通俗易懂,适合大众阅读。   这是一本用文学的笔调写成的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

本书口述者翁元,从1946年至1988年间,先后充任蒋介石和蒋经国的贴身随侍蒋介石父子身边的大量目睹和亲身经历,记述了蒋介石和蒋经国及其家庭的日常起居,饮食习惯,养身之道,娱乐情趣,宗教信仰,性格特征,政务活

正说清朝十二王

济尔哈朗、多尔衮、毫格、胤祥、奕、僧格林沁……他们是政治舞台的大人物,风云际会,大起大落;他们又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喜怒哀乐,恩恩怨怨……于是有了历史长河中的屋屋波澜,于是有了许多扑朔迷离的生动笔触,一

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本书是一本考辨中国北方民族源流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族名、姓氏、地名等关键词语的衍变、解析入手,考察了欧洲Magyar人的远东祖源等重要问题,论述了东西方民族在古代大的迁徙、交融,为进

历代纪事本末(全二册)

本书共分一、二两册。 纪事本末体史书,是我国古代与编年体、纪传体鼎足而三的一种史书,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这种史书,虽然主要钞摄一种编年体或纪传体史书,但因为它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即以历

养吉斋丛录

本书是一部清代史料笔记。全书三十六卷,内容专涉清朝掌故。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清吴振棫所撰。吴振棫(1792-1870)字仲云,号宜甫,浙江钱塘人。室名花养吉斋。嘉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

听雨丛谈

《听雨丛谈:清代史料笔记》没有印本,只有一部底稿,原藏傅增湘家,后归北京国书馆。 这次重排再版,把断句改为标点,并改正了一些错误。

郑孝胥日记(全五册)

《郑孝胥日记(共5册)》内容简介:郑孝胥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驻日使馆书记官以后,一直跻身政界;《郑孝胥日记》自光绪八年壬午(1882)23岁起,到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79岁止,延续56年之久,留下了中国

史记新证

史记新证  汉书新证  关中秦汉陶录  居延汉简研究  两汉经济史料論叢  文史考古論叢  读子日札  读金日札  三辅黄圆校证  摹上廬诗稿

世载堂杂忆

《世载堂杂忆:清代史料笔记》以幽默的语言记述了清代的科举制的利弊清代官员奖罚制度、当时的风云人物及其表现、太平天国动乱的见解、对文化名人的讽刺以及当时的外交政策等。具体内容包括:刘申叔新诗获知己、遁迹

永憲錄

本书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系记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到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七年间发生的几椿重大历史事件,如胤祯“夺嫡”及其即位后几年中不断制造的年羹尧、隆科多、阿其那、塞思黑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