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徐铸成自述

全书内容分两类:作者在“文革”期间,向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等机关上交的“思想汇报”和交代材料。其中,思想汇报主要是讲自己的生活近况、学习毛泽东思想和当时政治文件后的体会和对当时政治事件的看法等。交代材料主要是

我的父亲邓小平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从“大颓大悲的民族悲史”着笔,从四川广安邓氏祖辈写起;16岁的邓小平怀着憧憬,出川赴法勤工俭学,历经艰辛,到45岁重回四川;这29年的岁月将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铸造成为一个坚定的无产

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作者的电影音乐评论文章的结集,分六个部分,从不同的专题角度、不同的电影实践来谈论电影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

江湖有事

名曰“目迷”,因为自从让眼睛第一次盯着银幕,便迷路了,在光影丛林里回不了头;也曰“耽美”,因为流连于光影之美,注定久久沉溺,无法自拔。 卷一谈的主要是阳刚味道浓烈的电影,包括英雄片、警匪片、黑社会片、刀剑

电影书写札记

《电影书写札记》是布烈松唯一的著作,是作者二十余年对“电影书写”进行的点点滴滴思考的集结。作者认为“电影书写”与时下的电影不同。电影是一种舞台剧的再现,抹杀了摄影机的独特性。而摄影机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复制舞

爱恋无声

卷二可称为“爱情卷”,通过王家卫、张爱玲,通过《艺伎回忆录》、《巴黎最后的探戈》,“执笔写下对于男女情事的一些看法、一些想法、一些说法,终而结集成书”,读者亦可从光影里的爱情中看到作者的梦想与幻想。王安忆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

本书是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之一,全书分上下两大部分对电影理论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收入了包括于果·明斯特伯格,巴拉兹·贝拉,爱森斯坦,吉加·维尔托夫,鲁道夫·爱因汉姆等电影大师的知名电影理论,适合电影研究人员参

楼上楼下,屋里屋外

这本书把电影和文化拉扯到一起。不过时下“文化”二字已用得极滥。这在本书中可以看到的,除了大家已经从大众媒体上耳熟能详的什么吃喝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拉撒文化(厕所文化)之外,衣有服饰文化,住

新世纪新电影

书中就德国影片《罗拉快跑》进行评论,分为关于时代、关于导演、关于影片、影片读解、总结五个部分。 “电影课堂”丛书对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作品进行读解。在对影片时代背景、主创人员、创作缘起的详细介绍和对影片的

必要的静默

《必要的静默:世界电影音乐创作谈》讲述了:假如电影《十诫》、“红蓝白三部曲”中没有普列斯纳的哲理性音符;假如《塞瑟岛之旅》缺少卡兰德若诗一般音乐的呼应;假如久石让的童趣乐曲从未出现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或许

目光的伦理

Fredric Jameson认为,我们可以把(欧洲)六十年代想像为资本和强权国家在全球退败的一个时期,也可以把这个年代构想成资本借助崭新的生产技术和全副武装的生产方式,开足马力扩张的时期。从福柯的角度看,所谓新的

奥斯威辛之后

高速运转的电影工业正给我们生产着记忆,它的产品可以按照集成块的方式任意组合我们的过去,记忆的时间性被抽离了。我们有的只是影像化的、超现实的、不可置疑的空间化的过去。人们不必再费神追忆似水年华,也不必再

城之影

作者是典型的城市小资+文艺青年,喜欢到处跑,到处拍,颇去过一些迷人而独特的城市:柏林、布达佩斯、罗马、巴塞罗那、维也纳、布拉格、金边、西贡、香港……这些城市在作者的笔下和镜头下,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气质

人间烟火

这是一部独具风格的主题式电影随笔集,它不是传统的影评,也不是学术性电影研究,它是一个性情中人由电影引发的生活感悟,一个资深影迷书写的极具感性的观影点滴。这其中有对影人影事的窃窃私语和即兴评说,更有超乎